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
在①②③④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培养液和不同添加剂,体外培养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一段时间后,对培养的细胞采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方法分析,结果如下:①中的细胞为圆饼状,无核;②中的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③中的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④中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并出现甲胎蛋白。①②③④培养皿中细胞发生的变化依次属于
A.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 |
B.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
C.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
D.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若从一极观察,可见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图中的
某同学观察了一种民间称为“鬼子葱”的植物的根尖的1000个处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细胞,其中有105个处于如图所示时期,有692个细胞没有出现细胞板也看不清其中的染色体,有35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明显加倍,其余168个细胞都有细胞板。据此可判断这些“鬼子葱”根尖细胞
A.不存在分裂间期 |
B.末期经历的时间最短 |
C.分裂中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
D.有797个细胞具有染色单体 |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下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植物在27℃时生长最快,在29℃和30℃时不表现生长现象 |
B.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4个温度中都是29℃ |
C.在27℃、28℃和29℃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
D.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mg/h |
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在光照下和黑暗中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h)的影响情况。已知除了温度变化之外,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照强度等)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中曲线,无法确定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
B.光照下CO2的吸收量表示光合作用同化的CO2量 |
C.图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D.环境温度超过25℃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