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
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蛋白胨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1.4g |
2.1g |
0.2g |
1.0g |
10.0g |
1.0g |
15.0g |
(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能/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 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_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3)初步分离脲酶通常用 法,如下图,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最先出现的是___________。鉴定分离出的脲酶纯化程度,一般采用_______法。
(4)该同学设想:由活性脲酶和尿素混合,制成“加酶尿素",尿素肥效一定更高。为了提高“加酶尿素"中脲酶的利用率,应当采用 技术。
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1)高等植物细胞没有,而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2)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为[ ],[ ]。
(3)[ 5 ]它在植物细胞中与形成有关。
(4)如果B图为洋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
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m),如图表示该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和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细胞A的名称是,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
⑵细胞B的名称是 ,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
⑶细胞C的名称是 ,与之对应的曲线段是 .C细胞最终能形成 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⑷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减数第二次分裂是 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
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处于 期。细胞中有 个四分体。
(2)图B处于 期,此细胞的名称是。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为。
(3)图C处于期,此细胞的名称是,它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 。
(4)A、C两图中染色体数之比为 ,DNA数量之比为 。
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图乙所示的该植物细胞可用图甲中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来表示。
(3)在光照强度大于__ 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
(4)若图甲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左移、右移、不变)。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阶段,E过程在叶绿体内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2)图中A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C过程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但二氧化碳供给充分,则④和C3的数量将分别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