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科学家将4个“关键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变成多能干细胞,并可分化为心脏细胞和神经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中运用的逆转录病毒属于基因运载体 |
B.导入的4个“关键基因”可能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
C.鼠成纤维细胞转变为多能干细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D.本研究可避免从人体胚胎中提取干细胞引起的伦理问题 |
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表示细胞免疫中溶酶体内水解酶分解细菌 |
B.吞噬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
C.④中物质合成受细胞核控制,需要在③中加工 |
D.若②为处理后的抗原,可能引起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 |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
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 |
C.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
D.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性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和B |
B.B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比A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 |
C.若A图中“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则“靶细胞”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B有关,也可能与A有关 |
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时对精子要进行获能的处理,卵母细胞也需要培养至减II中期 |
B.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都需要加入该种动物的血清 |
C.受精作用和卵裂过程发生于输卵管,卵裂期细胞数量不断增多,胚胎体积不断增大 |
D.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都具有两亲本的遗传特性,前者属有性生殖,后者属无性生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