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回答17、18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提出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总任务 |
B.中共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C.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D.中共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建国后凭票供应生活必需品的票证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至90年代初取消。对这一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条件 |
B.促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C.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
D.反映了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
B.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
C.仍然主张君主立宪制 |
D.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
俄国著名学者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新经济政策时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原因是()
A.应对国内外敌人进攻 | B.原有的经济政策过时 |
C.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 D.建立计划经济新体制 |
毛泽东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容许其存在和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主张建国后()
A.奖励发展资本主义实业 | B.资本全部收归国有 |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D.实行“节制资本”的政策 |
1918年12月,陈独秀指出,对外,“人类平等主义,是要欧美人抛弃从来歧视颜色人种的偏见”;对内,“抛弃军国主义,不许军阀把持政权”。这表明当时陈独秀()
A.已认识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
B.已实现向马克思主义者的重大转变 |
C.已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D.已经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组建工作 |
有人将下面漫画中端坐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对其后列强侵华权益的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拉开瓜分中国的序幕 |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化 |
D.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