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倡导“绿色GDP”,其内涵是
A.保护环境,放弃经济增长 | B.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
C.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 D.强调发展无污染的产业 |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题。导致下列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洋流 |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下 |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
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 | B.次生盐渍化 |
C.石质荒漠化 | D.土地沙化 |
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 D.退耕还草 |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题。“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 B.洪涝 |
C.地震 | D.森林病虫害 |
读中国东部沿海l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下题。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 )
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 B.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
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地形 | B.气温、降水量 |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 D.地形、土壤 |
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
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物。下图是我国东部乡村某地太阳房对太阳辐射吸收和室内空气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当玻璃墙倾角60°时,该地冬季太阳房集热效果最佳。完成以下问题。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冬季白天室内热力循环的是()
A.图a | B.图b |
C.图0 | D.图d |
当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A.30° | B.60° |
C.66° | D.77° |
下列果树适宜在当地种植的是()
①柑橘树②苹果树③荔枝树④枣树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旅行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ll00,昼长约l3小时)观日出的时间改为2015年1月22日。下图示意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完成以下问题。若台风“威马逊”保持每小时20千米的移动速度,则登陆海南岛东海岸的日期可能是()
A.15日 | B.18 日 |
C.21日 | D.22日 |
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海南岛大部分地区的风向主要是()
A.东北风 | B.偏南风 |
C.西南风 | D.偏北风 |
该旅行团成员2015年1月22日观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5:50 | B.6:30 |
C.6:50 | D.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