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活动,考察从棉花到服装的生产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其余每格1分,共8分)
(1)同学们从网上了解到与服装生产有关的工厂有:A、服装厂B、织布厂C、纺纱厂,请按照投入一产出工业联系为同学们设计一条合理的考察路线(将字母填入空框内)。
棉 花→ → → 印 染 厂→ →服 装
(2)在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该生产链中的_______厂会严重的污染水体,这类工厂一般多布局在流经城市的河流_________。
(3)纺织和服装企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影响该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4)近些年来,我国的纺织和服装企业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 。
读图25回答有关问题。(6分)
图25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其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2)A、B两处,岩性较坚硬的是__________。
(3)A处顶部缺失是__________力作用的结果。
(4)A、B两处的特点是( )
A.褶皱形成过程中,A处受到拉张,B处受到挤压
B.B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A处在内力的作用下隆起,又在外力作用下下降
D.B处地势较高,表明一直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7分)
![]() |
(1)写出图中各洋流的名称:
甲 , 乙 ,
丙 ,丁 ,
戊 , 已 。
(2)图中所示各洋流,属于太平洋的是 ,
成因上属于风海流的是 。
(3) 洋流使西北欧气候增温、增湿,形
成典型的 气候。
读图23判断:图23
(1)①为 半球的 气候。
(2)②为半球 的 气候,气候特点是 。
(3)③为 气候,气候特点是 。
(4)④为 气候, 地区面积最广,最典型,气候特点为 。
读下面甲、乙两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1)按地质构造分,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
(2)从形成原因看,甲、乙两地的山地地形都是__________(流水、风力)__________(侵蚀、沉积)的结果。
(3)在甲地区建一座桥梁,宜选择a处还是b处?在乙地区开采质地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c处还是d处?__________________
(4)任意采伐A处陆坡上的林木可能导致( )
A.河流B的径流量变小 | B.河流B下游泥沙沉积减缓 |
C.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 D.旱、涝等气象灾害加重 |
阅读下面漫画(图11),说出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并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 |
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