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浙江省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活动,考察从棉花到服装的生产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其余每格1分,共8分)
(1)同学们从网上了解到与服装生产有关的工厂有:A、服装厂B、织布厂C、纺纱厂,请按照投入一产出工业联系为同学们设计一条合理的考察路线(将字母填入空框内)。
棉 花→                → 印 染 厂→         →服 装
(2)在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该生产链中的_______厂会严重的污染水体,这类工厂一般多布局在流经城市的河流_________。
(3)纺织和服装企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影响该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4)近些年来,我国的纺织和服装企业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用地示意图,其中A是主城区,B、C、D、E是子城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城市早期选址的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原因是____。
(2)为适应该现象,该地的农民应该在城市近郊土地上发展哪些农业生产?
(3)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市郊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4)某规划院为该城市未来发展做规划,要求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作为隔离带,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城市道路系统、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各类工业区等,如图所示。请在下列规划内容中分别指出一项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规划内容
不合理之处
理由




A主城区与B、C、D、E各子城区连接的道路交通系统


B区-物流中心
C区-建材和水泥厂
D区-高新技术园区
E区-钢铁、机械制造厂


分别规划了三处水厂和两处污水处理厂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城市形成的______阶段,由于同一类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开始出现城市功能分区。
(2)阶段T2商业用地分布的特点是______;阶段T3商业用地出现的新变化是______。
(3)工厂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表现为: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阶段T3中住宅区出现了分化,分析判断图中甲为______住宅区,乙为______住宅区;该住宅区分布在乙处的原因为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左是某年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下图右是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阅读“泛珠三角”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人口流向示意图。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并简述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3)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读下面太阳照射图,回答:

(1)在图中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2)此图表示日期:_____月_____日。太阳直射点是经度_____纬度_____
(3)写出下列各点的时刻:A_____ 北京时间_____
(4)D点的夜长为_____,日出时刻是_____。
(5)B在A的_____方向。
(6)此时太阳高度一年中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

某校(100ºE)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左下图所示,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右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是_____时。
(2)乙图中反映9月23日影长的点是_____,反映6月22日影长的点是___ __
(3)在日期③时,该小组所在学校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
(4)该学校纬度大致是 ( ) 。

A.21.5ºN B.21.5ºS C.45ºN D.45º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