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

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当时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孙中山曾说:“内地之人,其闻革命排满之言而不以为怪者,只有会党中人耳。然彼众皆知识薄弱,团体散漫,凭藉全无,只能望之为响应,而不能为原动力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会党是孙中山在革命中依靠的力量之一
B.孙中山没有意识到会党的缺陷,是其革命屡次受挫的原因之一
C.辛亥革命期间发动群众难度巨夫
D.孙中山认为会党不能作为革命的主力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各项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