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发生土星冲日的天文现象。土星、地球、太阳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土星和太阳刚好位于地球的两侧,也就是土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现象。从地球上看,太阳刚一落山,土星便从东方天空升起,土星和太阳遥遥“相对”,这种现象就称为“冲日”。冲日前后土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是人们观察土星的好阶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土星与地球都可看成围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 ( )
A.土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小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 |
B.土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线速度 |
C.土星的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加速度 |
D.出现土星冲日现象的周期是一年 |
一个质量为0.3 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为:
A.△P="0" | B.△P=3.6kg·m/s |
C.W="0" | D.W=10.8J |
质子(p)和α粒子以相同的速率在同一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 RP和,周期分别为 TP和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D.![]() ![]() |
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用波长为2.5×10-7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元电荷为1.6×10-19C,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
A.5.3×1014HZ,2.2J | B.5.3×1014HZ,4.4×10-19J |
C.3.3×1033HZ,2.2J | D.3.3×1033HZ,4.4×10-19J |
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A.2200 | B.2000 | C.1200 | D.2400 |
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42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