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大会指出,全体科技工作者要向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据此回答22~23题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的信仰是:“看准国家需要什么,然后尽力去做。”“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是其在科学探索道路上永不停歇的真实写照。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①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家是产生知识、输出知识,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应用知识。从哲学上看,我国要成为“头脑国家”,就必须:
①在理论学习中实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培育创新精神,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培养创造性思维,深化和扩展认识
④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在中国热播
①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
②是由于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
③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④说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①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促进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应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任务
④要对民族文化自身价值充分肯定
|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根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叶氏邻,叶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叶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蕴含的
①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②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④兼收并蓄的包容智慧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增加了传感器和谱段数,获取了5米全色、10米多光谱等多种影像图,可广泛应用于中国和巴西农作物估产、环境保护与监测、国土资源勘查和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满足持续提供稳定的中分辨率普查数据的迫切需求。推动两国在防灾救灾、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合作。可见
①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②借助科学仪器可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③科学仪器可以代替人对客观世界作出精确的反映
④科学仪器为人类实践提供更加先进的认识工具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宣示了中国对历史、对和平、对国际秩序和人类文明等方面的看法,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传递了中国珍爱和平的坚定信念,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振聋发聩。这三个必胜体现的哲理是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要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