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23—25题。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丁>丙>乙 | B.乙>丁>甲>丙 |
C.丁>乙>丙>甲 | D.丁>甲>丙>乙 |
丙山可能是
A.秦岭 | B.南岭 | C.太行山 | D.武夷山 |
乙山所在自然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土壤 | C.地形 | D.水分 |
该图中a、b、c所代表的工业其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是
A.a有色金属冶炼厂、b糕点厂、c棉纺厂 |
B.a制糖厂、b炼铝厂、c面包厂 |
C.a钢铁厂、b电子装配厂、c服装厂 |
D.a水产品加工厂、b有色金属冶炼厂、c电子装配厂 |
读图“某省城市、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完成问题。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工业产值增加 | B.城市人口总量增加 |
C.城市面积扩大 | D.城市数量增加 |
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 |
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 |
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 |
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
关于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持续性原则
②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共同性原则
③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阶段性原则
④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公平性原则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左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问题。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 | B.铁矿石运输费用 |
C.产品运输费用 | D.废弃物的排放量 |
该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