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世界观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
C.心之官则思 | D.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造一座大桥的上亿资金。故事告诉我们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比开发资源更重要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在“入侵”夏威夷岛后,科基蛙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这一事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室,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东汉思想家王充批评的这种人
A.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①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若何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风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太空将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