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五 2009年10月,第二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厦门召开。叶克冬表示,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文化产业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有助于实现两岸互利双赢。海峡两岸文博会是由海峡两岸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本届文博会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两岸文化市场融合”为宗旨,立足闽台、涵盖海西、辐射港澳、面向全国,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产业对接,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一个综合性文化产业交易平台。
材料六 大陆文化产业拥有深厚的底蕴、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台湾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研发、营销、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两岸共同面临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压力和推进科技升级、产业升级的紧迫任务。发展两岸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5)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五谈谈举办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的经济意义。
(6)结合材料,说明两岸携手打造文化产业链的哲学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民币的供应和发行怎样才是适当的呢?针对人民币的发行问题,甲乙两同学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只要通过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就行了。
——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2012年2月11日,记着从京津沪渝创业产业协会获悉,为了进一步交流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纷纷拿出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举措。以北京为例,总体规划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体措施有:第一,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推进文化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促进首都文化资源整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立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统筹100亿元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发展。第二,到2020年将建50各演艺集聚区。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公布演艺区规划,宣布打造首都核心演艺区。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2011年4月,中国共产党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是我党对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中共中央同时决定:成立党的文件起草组,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了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对《决定》作出325处修改。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同时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新期待,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党坚持上述做法的依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2012年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
材料二A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当地中小企业曾凭借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蓬勃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市企业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挑战。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改善投资环境,组织劳动力培训,通过财政作用激励产业转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努力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的转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知识,简述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理论依据。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A市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6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与2012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比较

年份
毕业生总人数
当期就业人数
自主创新比例
2011年
695万
471万
2.2%
2012年
759万
657万
13.6%

材料二 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了759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这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8分)
(2)请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