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列与免疫有关的问题:
I.(1)进行器官移植,只有当供体的所有组织相容性基因都存在于受体中时,供体的组织才不会被排斥。如果母亲的基因型为A1A1B2B3,父亲的基因型为A2A2B4B5,则其子女的基因型为 , (父亲、母亲)的器官移植给子女不会被排斥。
(2)同种异体移植时,需要在人群中通过HI。A配型来选择供体。首先从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 技术选择性扩增所要分析的基因片段,然后直接进行序列分析,便可知基因型。
(3)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为解决器官移植所需供体短缺及不相容问题带来希望。该技术的
理论基础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然具有 。从克隆胚胎中分离的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可以形成胰岛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本质上是 的结果。,
II.淋巴细胞依靠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
淋巴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模板学说认为,是在抗原进入机体后,以抗原为模板设计出来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在抗原进入机体之前,具有不同类型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就已经存在。清用下面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对两种学说进行检验。
实验材料: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未标记的抗原X,抗原Y等
(注: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全部杀死带有互补受体的淋巴细胞)
实验步骤:
(1)给小白鼠注射 ,小白鼠对此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2)一段时问后,给小白鼠注射 ,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3)再过一段时间,给小白鼠注射抗原Y,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 ,则实验结果支持克隆选择学说。
根据上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物质。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
如下左图所示为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某时期结构,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2)抗体由细胞内的[ ]合成,通过[ ]分泌到细胞外。
(3)如果图中抗体换成淋巴因子,那么该细胞应细胞。
回答以下有关实验的问题。
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他们鉴别出来。(注:淀粉酶是蛋白质,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四种溶液区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溶液。
(2)用 ________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
甲图为某种分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⑥表示。
(2)该化合物由个氨基酸分子失去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3)图中表示R基的序号是,表示的肽键的序号,有种氨基酸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
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材料用具
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_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 _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