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再到当前为应对金融风险,防止经济衰退而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政策的调整都传递出中央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曾突出强调了忧患意识,不仅号召全党同志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更指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当前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不久后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同时强调要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共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材料三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要进口大量谷物大豆,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2)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2009至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的散热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完全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
(1)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3D打印机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2)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1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材料二 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要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全面贯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理念,发挥文化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实体功能,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推动文化管理方式更加制度化、法制化,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实现“文化中国梦”提出建议。
(2)材料二中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体现了哪些“辩证唯物论”的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材料二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民族精神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何联系?
(2)简要谈谈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作用?
(3)在当今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近年来,全球都在讨论钓鱼岛问题,影响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国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日本“军国主义”重新抬头及美国所谓“重返亚洲”所造成的东亚乱局,我国沉着冷静,内外并举,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对外:我国一方面坚定地重申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外交,2013年10月15日中越在河内发表《新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另一方面,派出渔政船、海监船常态化巡航钓鱼岛;并于2013年11月23日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含钓鱼岛空域,宣布对识别区实行有效的管控。对内:不为外部势力所动摇,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先后顺利召开,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迈着坚定的步伐。
材料二 2013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来自海峡两岸、美国、英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在北京、台湾等地召开的研讨会。研讨会上展示的大量珍贵史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日本为一己之私,置东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利益于不顾,企图利用没有中俄参与的非法的《旧金山和约》淡化《开罗宣言》。《旧金山和约》系美日等国于1951年片面签订,中国政府当时就宣布《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对中国没有任何约束力,所以中国的主张按照整个国际法的规定和逻辑来说,是完全能够站得住脚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2)结合材料二,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驳斥日本钓鱼岛主张的荒谬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