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而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l小时。如果该国今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1小时,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
A.是去年的一半 | B.是去年的一倍 | C.与去年一样 | D.比去年多50% |
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这表明()
①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意识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④人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超新星爆炸产生一些化学元素对于地球生命至关重要,现首次证实220万年前地球远古细菌体以超新星微粒为食。上述研究结果及启示表明()
①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③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④人们依据自在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新的联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4年,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期”,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但下行压力加大,对一些躲不开、绕不开的政治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是因为()
A.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 | B.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社会存在 |
C.上层建筑要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 D.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根据《意见》,高考改革方案中考生总成绩有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制定该《意见》的哲学依据是()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高考方式需要不断创新
②联系是多样的,高考改革要尊重认知规律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
④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包含矛盾普遍性的东西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H市X中学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每年都举办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主题演讲比赛、文明达标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书法、器乐、绘画、摄影评比及学科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成功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也为学生发挥才能提供了平台。从哲学上看,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该()
①立足于学情、校情,开展的活动要符合实际
②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并以此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据
③注重因材施教,坚持寓学生的个性于共性之中
④善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