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两种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和他们合成并释放的次级代谢产物。并把这两种微生物共同培养在一个培养基中,它们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
微生物名称 |
生长因子 |
次级代谢产物 |
红酶母 |
嘧啶 |
噻唑 |
毛雷 |
噻唑 |
嘧啶 |
A.竞争 | B.寄生 | C.互利共生 | D.腐生 |
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
后代 |
|||
杂交 |
雌 |
雄 |
灰色 |
白色 |
Ⅰ |
灰色 |
白色 |
82 |
78 |
Ⅱ |
灰色 |
灰色 |
118 |
39 |
Ⅲ |
白色 |
白色 |
0 |
50 |
Ⅳ |
灰色 |
白色 |
74 |
0 |
如果第Ⅳ组亲本中的灰色雌鼠和第Ⅱ组亲本中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
A.都是灰色 | B.都是白色 | C.1/2是灰色 | D.1/4是白色 |
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同一祖父)分别在台湾和大陆,若从DNA水平上鉴别这一关系,最可靠的DNA分子来源是()
A.常染色体 | B.X染色体 | C.Y染色体 | D.线粒体 |
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A.1:3 | B.3:1 | C.2:1:1 | D.1:1 |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是收养的 |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1/4 |
C.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 D.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C.为了验![]() |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