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Kj/m2/年)。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同化固定的能量 |
体内贮存的能量 |
呼吸消耗的能量 |
甲 |
15.9 |
2.8 |
13.1 |
乙 |
870.7 |
369.4 |
501.3 |
丙 |
0.9 |
0.3 |
0.6 |
丁 |
141.0 |
61.9 |
79.1 |
戊 |
211.5 |
20.1 |
191.4 |
A.乙是能量的起点 | 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 |
C.丁为肉食性动物 | D.戊是丁的前一营养级 |
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 B.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 |
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 |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在细胞水平上的变异 |
B.基因突变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比较染色体进行检测 |
C.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改变 |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其随机性表现在()
①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③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④DNA复制、转录、翻译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同时引起了位于日本福岛县的核电站的核泄漏,引起了对东京等地的核辐射,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
A.诱发基因突变 | B.诱发癌变 |
C.诱发出现基因重组 | D.可能出现染色体变异 |
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T占2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基因的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
C.该基因转录形成mRNA必须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
D.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噙脱氧核苷酸280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