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外文明交流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回答14、15题。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有              
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②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
③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   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碍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究民主政治学说。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转变的是                  

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采西学,制洋器”
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 D.“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国享有“宪法试验场”之称。从1789年到1870年的81年间制定过11部宪法,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法国第一部宪法
②1791年宪法规定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③“宪法试验”是近代法国政治动荡的表现
④直至第11部宪法法国的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观察下图(“15、16世纪欧洲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A.合成橡胶已投入生产 B.支持着哥伦布的探险
C.启蒙运动正走向高潮 D.《英雄交响曲》问世

“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完成国家工业化②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实现了民族独立④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A.不结盟原则 B.睦邻友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款项数目
总额
清政府
210项
18亿银元: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北洋政府
633项
15.56亿银元: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国民政府
108项
28亿银元: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