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中甲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乙为2004年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3,完成第9题。
有关图3中相关内容的正确表述是
| A.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B.乙图A年龄段人口比重受甲图①时段人口增长特点的影响大 |
| C.受甲图③时段后人口增长特点影响,乙图B年龄段后性别失衡 |
| D.乙图B年龄段以后,青少年人口比重逐年持续减少 |
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GDP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完成小题。
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
| 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
| 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
| 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GDP增长而增加 |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开发新能源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小题。
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多于冬季 | B.冬季多于夏季 |
|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
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
|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
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小题。
A所在省区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其原因主要是
①耕地面积少,盐碱地面积较大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小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B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
| A.不合理灌溉 | B.水资源紧缺 |
| C.地势低平 | D.冬季风强劲 |
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国均为世界某种矿产资源重要出口国,读图完成小题
该矿产资源是
| A.铜矿 | B.石油 | C.煤炭 | D.铁矿 |
矿石运输船从丙国沿较短航线驶往意大利,沿途依次经过的海域为
| A.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
| B.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地中海 |
| C.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 |
| D.亚丁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
下表为10月8—11日某地气温变化表。读表完成小题。
| 日期 |
8日 |
9日 |
10日 |
11日 |
| 最高气温(℃) |
21 |
19 |
13 |
10 |
| 最低气温(℃) |
6 |
11 |
7 |
-2 |
10月8—11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台风 | B.反气旋 | C.暖锋 | D.冷锋 |
9日最低气温明显偏高,与其相关的是
| A.大气逆辐射强 | B.太阳辐射强 | C.地面辐射弱 | D.大气削弱作用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