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当它侵染到未被标记的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的子噬菌体(  )

A.全部含32P B.少量含32P C.全部含35S D.少量含35S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对有关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解离的目的是去除细胞壁
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
C.用龙胆紫染色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
D.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

A.解离时可用盐酸除去细胞壁以分散细胞
B.漂洗时洗去染液,防止染色过深
C.低倍镜看不到细胞时,可换用高倍镜观察
D.使用高倍镜可看到不同时期的细胞

实验探究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在前期解体,在末期重新出现,新出现的核膜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变形虫、3H一胆碱(磷脂的成分)为原料,根据细胞工程中的核移植技术设计实验,探究新形成的核膜是否是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的。
(1)实验步骤
①将部分变形虫置于含3H一胆碱的培养液中培养,以使其膜被标记。
②。
③。
(2)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新细胞的核膜中具有放射性,则说明。
②。

将边长分别为1cm、2 cm和3 cm的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入0.1%的NaOH溶液中10分钟后(酚酞遇碱呈紫色),取出琼脂块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溶液,切开后测量紫色层的厚度,计算出紫色部分的体积和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值分别是a、b、c,下列对a、b、c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a="b=c" B.a>b>c C.a<b<c D.abc大小并无特定关系

一般来说,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细胞膜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