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依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此回答20~21题。
20.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一定能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0年2月28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班禅说:“我从坐床(坐床典礼是藏传佛教的传统法规,当小活佛被寻访并确定其身份后,要进行隆重庄严的坐床仪式)起,就担负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现在,这种责任感更强了。”班禅的谈话表明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B.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
C.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
2010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翻了一番。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
A.实现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促进民族和谐稳定 |
B.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繁荣,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发展 |
C.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别,促进民族区域自治 |
D.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渠道,中央:投入资金规模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规模。目标是通过十年时间,最大程度地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
④政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负有重要的职能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期间,“民进”通过座谈会、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书等形式,提出要加大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力度,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这表明“民进”
①组织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②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③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④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10年11月28日,江苏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实现宿迁发展更大突破的若干意见》,指 出要加快苏北振兴、重点支持宿迁发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 ②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③坚持科学执政,协调区域发展 ④加强立法,执政为民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