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3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此图反映的天气状况最可能发生在

A.2月上旬 B.5月下旬 C.8月中旬 D.11月上旬

该月

A.塔里木河水量暴涨
B.地中海式气候区处于多雨季书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D.澳大利亚的小麦在田地里越冬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1年11月26日23时2分,发射成功,并于2012年8月6日13:31(北京时间)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据此回答第下列各题。
关于“好奇号”火星探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好奇号”只穿越了太阳系
B.发射成功时北京的学生开始早读
C.降落时伦敦时间为6日5:31
D.探测火星很可能发现高等生命

从“好奇号”发射到着陆火星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非洲草原上的角马群从南半球迁往北半球
C.悉尼昼长先增长,后缩短
D.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③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④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洞里萨湖和吴哥窟是柬埔寨著名的旅游胜地。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每年5月至10月,洞里萨湖面积达10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米;而11月至次年4月,面积不足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洞里萨湖以北的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宗教艺术的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洞里萨湖水量变化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水稻种植业用水量的季节变化 B.季风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台风引起风暴潮导致海水倒灌 D.北部高原夏季冰雪大量消融

吴哥窟吸引游客的原因是

A.具有鲜明的季节特点 B.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位于经济文化发达区 D.能反映当地现代民俗特征

据统计2011年,柬埔寨入境游客中来自亚太地区的占72.7%。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区域文化差异
C.客源地距离 D.交通通达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