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域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河的南北两岸支流相比较,北岸支流
A.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B.含沙量大 C.流程短,数量多 D.结冰期短
2.下列地区界限可能与图中虚线接近的是
①一月0°C等温线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限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的分界线 ⑤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3.若甲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则对其检测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读我国各省市“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比较表,回答各题
地区 |
化学工业 |
农产品食品加工业森林工业 |
服务业旅游业 |
汽车 钢铁 冶金 |
装备制造业 |
高新技术产业 |
纺织建材 |
A |
石化 玉米化工 |
农产品 食品加工 |
现代物流业 旅游业 |
汽车 冶金 |
高技术 |
||
B |
石化煤化工 |
绿色食品农产品加工 |
飞机、汽车等装备制造 |
软件信息产业 生物制药等 |
|||
C |
石化煤化工 盐化工 |
食品加工 |
汽车 钢铁 |
汽车、船舶等装备制造 |
电子信息 |
服装 新型建材 |
|
D |
石化新材料 |
现代服务业 物流业 |
汽车 制造 |
装备制造 |
软件、集成电路、信息网络、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
表中四省区分别是
A.吉林、陕西、山东、北京 | B.陕西、吉林、山东、北京 |
C.吉林、陕西、北京、山东 | D.陕西、吉林、北京、山东 |
汽车制造是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之一。发达国家在北京投资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丰富 | B.市场广阔 | C.政策优势 | D.钢铁工业发达 |
下图为我国2009年某经济作物年产量分布,读图回答各题。该作物产量前四位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A.新、鄂、晋、冀 | B.新、豫、冀、川 |
C.新、甘、冀、晋 | D.新、鲁、豫、冀 |
该作物是
A.甘蔗B甜菜C.棉花 D.大豆①省区该作物单产高于②省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风能 |
2
008年底至2009年初,图中②省连续104天无有效降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 150万亩,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作物是
A.水稻 | B.春小麦 | C.玉米 | D.冬小麦 |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 | B.工业 | C.金融贸易 | D.服务业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发挥你的想象回答各题。“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分界线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
B.“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的界线包括巫山 |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有秦岭 |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界线是贺兰山 |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
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
B.①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
C.④区域能源矿产集中,农林资源丰富 |
D.③区域气候湿润,丘陵面积最大 |
下图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读图完成各题。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铁矿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