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先生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 !!!”(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光明日报》载文指出,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过去我们往往把人的发展片面地置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表现在( )
①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所有个人及集体努力的结果 ④个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以为社会发展了,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这种观点( )
A.正确地表达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B.只看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区别,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
C.只看到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D.错误地认为个人活动与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绝不能自满、懈怠,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是因为( )
①发扬艰苦奋斗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②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 ③艰苦奋斗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人说:大丈夫处世,当成就一番大事业,何必在乎平凡琐碎的小事!也有人说:我有远大的理想,但命运不济,现实把我安排在极平凡的岗位上,哪里说得上为祖国建功立业!这些看法的错误在于( )
A.把共同理想同个人理想对立起来 |
B.离开社会需要设计个人理想 |
C.不懂得平凡中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 |
D.不懂得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
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话说明了( )
A.理想源于现实 |
B.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
C.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 |
D.要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 |
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存在出发,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理想,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前进的。这一事实表明( )
A.对理想的不断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
B.任何理想对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
C.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D.理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