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每个使用资本和劳动的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7分)
(2)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7分)
近年来,某市经济开发区先后拒绝了海内外金额达两亿美元但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投资项目65个。开发区管区委员会的领导说:“巨额投资虽暂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美好的环境是金钱换不来的。从表面上看不建厂是个损失,但实际上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空间,其经济效益是长远的。”
该市开发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
2009年以来, 某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请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某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
美国艾世龙公司的市长布希奈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几个小孩在玩一只肮脏且异常丑陋的昆虫,爱不释手。布希奈顿时联想到:市面上销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优美的。假若生产一些丑陋玩具,又将如何?于是,他布置自己的公司研制一套丑陋玩具,迅速向市场推出。丑陋玩具给艾世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使同行羡慕不已。
(1) 布希奈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求同思维 | B.发散思维 | C.正向思维 | D.逆向思维 |
(2) 上述材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哪些特征?
入世10年,是中国发展最好、最快的黄金10年。中国已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中国积累了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目前已超过3万亿元;中国对外投资猛增60倍,从2001年的不到10亿美元到2010年的6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五……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在评价中国入世10年的表现,给出了A+的高分,他说:“这是世贸组织60年历史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双赢事件。”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A.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力量 |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
C.世界贸易组织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 |
D.世贸组织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
(2)运用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入世10年为什么是“世贸组织60年历史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双赢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调整历程
注:“免征额”:它属于减免税范畴的要素之一,其含义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材料二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国务院提交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表决。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的热情参与,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我国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参与主体是如何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
材料三我国政府始终将减缓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在重视财政物质扶贫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尤其是开展文化扶贫,有力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2011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意味着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将被纳入扶贫范围,享受到国家的扶贫优惠政策。
(3)有人认为,政府扶贫要重视物质扶贫,更要重视文化扶贫。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四同时西部某省针对本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问题,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150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转企改制,盘活了文化资源。
(4)依据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该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