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东中部地区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共同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区域合作新思路。这种思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相一致。
(1)运用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这种思路为什么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一立和完善的过程相一致。
地处西部的关中地区在古代曾经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今天当你踏上这块土地,你会随处看到秦、汉、隋、唐的历史遗存,仅在西安附近就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唐玄宗等众多帝王的陵墓。
(2)请根据所学知识,参照样例要求,任选一位帝王向游人作简要介绍。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2月2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
材料一:让理想信念明灯永在心中闪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材料二: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都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
材料三:精神文明建设要反对形式主义。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让理想信念明灯永在心中闪亮”?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的文化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正确性。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中期选举是为了选举美国国会,即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员,因为它是在美国总统一届四年任期一半之际举行的选举,故为“中期选举”。这一选举关键的是对美国的立法机构——国会两院的控制。美国人用“分裂的政府”这样的说法来形容不同的党派控制着总统和国会的情况。 总统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和由其它党派控制的国会的多数派领袖保持工作关系。然而,这种情况并不总意味着相安无事。在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因为他拒绝削减某些预算开支,当时由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在短期内关闭了部分政府部门。
材料二:据美国相关媒体于2015年11月4日报道,在两年一度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率先获得国会参议院超过半数议席,在时隔多年后再度成为参院多数党。而奥巴马也将变为“跛脚鸭”总统,推动改革措施需要更多动用行政权力,继续绕开国会。这样做可能招来更多反对,使奥巴马政府的执政面临更多困难。
(1)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将使奥巴马政府的执政面临更多困难?
(2)美国三权分立制的积极作用和弊端各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依宪治国在此次中央全会得到了充分强调,“坚持依宪治国,这个调子没有变,但是越来越强调了,把它正式写进党的决议里面,这还是第一次。”
材料二: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这一理论主张和治国纲领在当下已取得基本社会共识,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然而这部被视为“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的宪法很快就被束之高阁。1982年,“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被写入宪法序言,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两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由此可以说,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执政党对建国之后前30年治国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使然。
(1)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依据。
(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蕴含的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2013年某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增速对比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各地抢占资源和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某市面临更加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繁重的发展任务,更加迫切的民生改善要求,更加突出的优势弱化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
(1)分析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企业应如何抢占经济制高点,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保障APEC会议七千空气质量,中国环保部会同京津冀等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史上最严”的相关措施,实行联防联控。比如,会议期间北京放假调休6天,北京、河北、天津等8个以上城市采取汽车单双号限行政,机关单位公车封存70%;北京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工地(抢险抢修工程除外)全部停工;河北省2000多家企业临时停产、1900多家企业限产、1700多处工地停工;2014年11月6日起,实话说坐高一级空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山东,要求尽可能采取限、停措施。
材料二:只有保持经济发展新常态,雾霾天气发生的几率才会减少。伴随着“雾霾”一词的流行的词语当数“新长态”。盘点2014年社会经济领域的新动向,“新常态”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新常态”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新概括。从动力层面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国环保部会同京津冀等地方政府采取多项严厉措施,实行联防联控,突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分析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生活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