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   )

A.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B.这一说法体现了阶级分析的方法
C.强调评价历史事物应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 D.肯定“中体西用”是合乎历史规律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
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潮的显著特点是

A.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
C.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相结合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A.洋务派 B.革命派 C.维新派 D.激进派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