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取某哺乳动物的染色体DNA被32P标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若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关于该受精卵形成及其分裂所产生后代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二次卵裂结束时,最多有4个细胞带放射性 |
| B.次级卵母细胞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
| C.取胚胎细胞制片观察,每个细胞内都可以看到染色体 |
| D.获能的精子与卵子相遇,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
根据下表分析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各元素比例 |
氧化分解时 |
|||
| C |
O |
耗氧量 |
释放能量 |
产生的水 |
|
| 脂肪 |
75% |
13% |
较多 |
较多 |
X |
| 糖类 |
44% |
50% |
较少 |
较少 |
Y |
| A.同质量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
|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
| C.X<Y |
|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能量较多 |
下表是人和玉米体内几种重要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比较下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C |
H |
O |
N |
P |
S |
|
| 玉米 |
43.57 |
6.24 |
44.13 |
4.46 |
0.20 |
0.17 |
| 人 |
55.99 |
7.46 |
14.62 |
9.33 |
3.11 |
0.78 |
| A.人的进化程度比玉米高 | B.人体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比玉米高 |
| C.人和玉米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不同 | D.人和玉米的代谢类型不同 |
据报道:人体内微量元素的生理浓度和中毒剂量很接近,微量元素过量比摄入不足对人体更有害,因此生理保健专家特别指出:微量元素不可乱补。下列对微量元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不参与生物体重要化合物的组成 |
| B.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因此缺乏与否对生命活动没有影响 |
| C.硼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乏时将导致油菜“花而不实” |
| D.目前很多媒体对补锌补铁做了大量的报道,家长应多买这些产品来防止儿童缺乏这两种元素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生物体才能表现生长现象 |
| B.生物体因为具有应激性,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 |
| C.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可以看到遗传和变异现象 |
| D.生物体身体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是生长现象 |
大肠杆菌、银杏和大熊猫共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都具有细胞结构 | 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
| C.都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 | D.都有生长和生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