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图1“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据此回答1~2题。
图1 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 B.33% | C.13% | D.60% |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4.89%,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因此,解决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的盲目流动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 | B.随机性 |
C.突发性 | D.链发性 |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中新社北京2010年1月18日电:一股凶猛寒潮正扑向新疆,尔后这股强冷空气将裹挟大风、剧烈降温和雨雪,自西向东先后横扫中国西北和中东部大部地区,这些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至22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强冷空气南侵 | B.冷锋南下 |
C.气旋过境 | D.反气旋过境 |
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秋季和春季 | B.冬季和春季 |
C.秋季和冬季 | D.初冬和秋末 |
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2010年春季,西南5省面临世纪大旱,5 000多万人受灾。这场少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 000万人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正常的干季 |
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
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棉花、甜菜 | B.春小麦、花生 |
C.水稻、油菜 | D.玉米、大豆 |
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江淮地区 | D.华北地区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洪涝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洪”主要是指洪水泛滥 |
B.“涝”主要是指积水内涝 |
C.洪和涝往往同时出现 |
D.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不合理人类活动的结果 |
图中洪涝次数最多的河段是
A.川江河段 | B.长江下游河段 |
C.荆江河段 | D.金沙江河段 |
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①上游支流多,呈扇形水系 ②流量季节变化大
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④人们砍伐森林,围湖造田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