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为“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读图完成6~8题:
图3 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有关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传统型 |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
C.1950~200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 |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出生率的下降 | B.死亡率的下降 |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 D.自然增长率上升 |
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与乙国2000年人口增长模式一致的是
A.英国 | B.日本 | C.印度 | D.新西兰 |
读某类型森林海拔与地理位置分布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森林类型可能是
A.热带雨林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针叶林 |
如图所示,该森林主要分布于
A.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 B.亚欧大陆和南美大陆 |
C.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 | D.澳大利亚大陆和南美大陆 |
涡度用来描述流体绕轴旋转的趋势,按照惯例,取从上面看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趋势为正涡度,而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趋势为负涡度,流体相对于地球运动具有的涡度称为相对涡度。下图为北半球副热带海区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图示海域为太平洋,则洋流甲为
A.墨西哥湾暖流 | B.巴西暖流 | C.马达加斯加暖流 | D.日本暖流 |
下列为正涡度的地理事物是
A.墨西哥湾的飓风 | B.澳大利亚低压 | C.夏威夷高压 | D.西风漂流 |
下列关于图示海域洋流乙说法正确的是
A.因纬度变化,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变大 |
B.因盛行风的作用,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变大 |
C.因沿岸摩擦力作用,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变大 |
D.乙比甲流速快,势力强 |
读安徽省农业虫害发生和≥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农业虫害主要发生于
A.4 600~4 8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 |
B.4 800~5 0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 |
C.4 800~5 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 |
D.5 000~5 200≥10℃积温等值线之间的区域 |
该农业虫害,最有可能危害
A.水稻和棉花 | B.小麦和谷子 | C.大豆和棉花 | D.花卉和乔木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如图所示,从A地向B地发生了
A.产业升级 | B.资源调配 | C.信息传递 | D.产业转移 |
假如A、B两地均位于我国,则
A.A地位于东部沿海,B地位于西部内陆
B.A地位于东部沿海,B地位于中部地区
C.A地位于西部沿海,B地位于东部内陆
D.A地位于中部地区,B地位于西部內陆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表中反映了
A.越往北,极昼天数越多 |
B.越往北,极昼天数增加越快 |
C.除极圈外,同纬度,北半球极昼日数大于南半球极昼日数 |
D.除极圈外,同纬度,南半球极夜日数小于北半球极夜日数 |
由表可知,当中国中山站附近(70°S)开始出现极夜时,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播种期 | B.长江中下游处于伏旱季节 |
C.墨累一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均处于忙季 | D.黄河流域处于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