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26~27题。
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少于甲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 | B.城市热岛效应 |
C.下垫面透水性能好 | D.植被覆盖率低 |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
B.①水源②地形 ③热量④市场 |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
D.①热量 ②土壤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北京投资建厂。回答下列小题。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A.自行车厂 | B.汽车制造厂 |
C.彩色电视机厂 | D.手表厂 |
选择在中国北京建厂的原因是()
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②水源、动力充足
③劳动力价廉质优④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B.C.D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地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A |
1.71 |
0.66 |
B |
1.0 |
1.2 |
C |
4.0 |
1.4 |
D |
1.5 |
0.9 |
A.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
B.劳动力指向型 |
C.原料指向型 |
D.动力指向型 |
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
B.产品科技含量高 |
C.以航空运输为主 |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 | D.中、西部地区 |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下列小题。
作物 项目 |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蔗 |
市场价格(元/千克) |
5 |
3 |
2 |
1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2.5 |
2 |
0.8 |
0.4 |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
0.5 |
0.3 |
0.01 |
0.01 |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太湖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 B.花卉、蔬菜 |
C.花卉、甘蔗 | D.蔬菜、甘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