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一位欧洲航海家带着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向西艰苦航行,终于看到了陆地——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这位把“割裂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海家是
| A.郑和 | B.马可•波罗 | C.哥伦布 | D.达尔文 |
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家境较殷实的英国人可能( )
①坐飞机去德国欣赏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 ②乘轮船去法国观看印象派画展
③去电影院观看卓别林主演的无声电影 ④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 A.机器大工业生产 |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 C.工厂制组织形式 |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
| B.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
| C.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
| D.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18世纪初,一位叫罗伯特·克莱夫的英国人在到达印度后的几年里,曾写信告诉父亲:“我得到的财富使我能在祖国过上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我已经给姐妹们每人汇去2000英镑,并将在适当时候照顾弟兄们”。罗伯特·克莱夫信中“我得到的财富”最有可能来自于
| A.对殖民地的掠夺 | B.大规模商品输出的回报 |
| C.贩卖黑人奴隶 | D.海外资本输出的回报 |
我国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通过宪法修正案,调整、充实1982年宪法的内容,使这部国家根本大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况”,这说明中国
| A.现代化发展使宪法逐步完善 | B.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 |
| C.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