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因重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 |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 |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① |
②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
③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含量有关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下列物质中,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解旋酶 ②血浆蛋白 ③抗利尿激素 ④核酸 ⑤胃液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⑤ | D.③④⑤ |
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此种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
B.昆虫和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一定会使其中一种生物被淘汰 |
C.昆虫对此种植物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毒性突变的基因频率增加 |
D.如果昆虫没有产生适应植物突变的变异,可能导致其灭绝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于自然选择作用的研究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的 |
B.隔离是所有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D.环境改变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因而造成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科学家对某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
B.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
C.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