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9.(60分)2009年l2月7日,l92个国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围绕着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援助等问题,经过10天的艰难谈判,多国政府最终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唤起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     

注,先有马尔代夫召开水下内阁会议,后是尼泊尔政府将会场搬上喜马拉雅山。欧洲国家5
日也拿出自己的独特方式。启动零排放“气候快车”,搭载会议代表、联合国官员、环保人士
和记者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发,途中停靠德国科隆和汉堡,前往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如图7所示。
(1)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马尔代夫(印度洋群岛国家)在水下召开内阁会议、
尼泊尔(内陆山国)在喜马拉雅山召开政府会议、欧洲国家启动零排放‘气候快车”’。从地
理角度看,这些行为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气候快车”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欧洲国家采用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10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 “北京市密云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潮白河的流向为,密云县的城镇多分布在地区。
(2)图中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正确叙述是(选择填空)。

A.甲地适宜发展林业生产 B.乙地适宜发展观光农业
C.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D.丁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

(3)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等。
(4)密云水库上游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其人为原因有等。
(5)近年来,密云水库以北的丘陵地区由粮食种植调整为特色林果、特色养殖业,促使其发生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等。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 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2) 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会产生不良影响,其表现在:
对生物;对气温;对降水
对地下水
(3)图24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4)与F城相比,E城规模从小到大,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上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
(1)近些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这是因为(选择填空)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读甲图,指出第Ⅱ、Ⅲ阶段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最快的方向分别是:第Ⅱ阶段,第Ⅲ阶段
(3)甲、乙图中能直接反映出北京城市的变化特点是:
(4)说出1998-2008年北京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2条,4分)

读“我国人口增长的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A为
B为、C为
(2) 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型。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最低值出现在年前后。
(4)利用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图中绘出1975—2000年期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曲线。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出生率(%)
1.82
2.10
2.10
1.71
1.34
死亡率(%)
0.63
0.68
0.67
0.66
0.64

由此可见,我国近期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型。

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若按照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属于的环境问题。
(2)图中伞表示的是,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层,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图示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3)图示环境问题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