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大中九年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对扬州、益州进行了比较:“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下列与“其”繁盛密切相关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 B.南诏的影响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都江堰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闻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 ( )

A.机器工业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主政体的建立 D.传统观念的转变

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组国民党②提出新三民主义③确立三大政策④发动“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它

A.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
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