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大力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有关部门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学们运用矛盾的观点,就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之风,共建文明绿色空间”提出了如下合理建议:
第一,必须把堵和疏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打击网络低俗不手软,同时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第二,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机制,使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第三,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广大网民树立应有的网德。
请你说明上述建议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做县级领导干部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干部,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引导全县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材料二: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树立威信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相关知识,说明县级领导干部如何做到“心中四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分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和个人的意义。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几经波折,从当初的环境问题逐渐演变为当今世界重大的发展问题和国际政治与安全问题,深化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有力推动了两国的气候变化合作。考虑到两国不同国情,《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依据“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定了不同的减排目标。
材料二:中国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新能源、洁净煤技术、智能电网、汽车减排、锅炉能效及林业等方面开展合作,这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个担当,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认识深化体现了认识过程的什么特点? 运用联系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推动气候变化合作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和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应如何实现国际担当?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和2014年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
材料二:《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将创新驱动发展摆在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和核心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使创新驱动成为广东发展主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材料三:广东省某市主动适应文化建设新常态,积极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路,把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为重点,全力“活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新品牌。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使创新驱动成为广东发展主动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阐述该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材料二:2015年3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法律案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有关各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材料三:某省从201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围绕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等六大内容建设文明乡村。三年来,该省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村的卫生环境、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一种有农民自主管理、自觉维护的村居环境维护体系正在形成。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怎样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该省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材料二:2015年1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我们将加快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让科研人员取得更多股权期权等合法权益,更好体现知识和创造的价值。既要用事业和荣誉鼓励科技人员创新,也要用必要的物质奖励激励科技人员创新。要更加严格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用法治保障创新的权益。同时,也要破除技术壁垒、行政垄断的藩篱,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治环境。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制度体系所采取的措施的依据。
(3)创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中应该如何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