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增进了双边沟通,加深了相互理解和信任。双方认识到就经济、金融议题加强合作对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重申坚持高层对话的承诺,达成了重要成果共识。中美之间的经
济交往由来已久。据此回答下题。
26.2006年9月20日,“中国和美国高兴地宣布启动由美方提出、中方同意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以落实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就此达成的重要共识。”这体现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④矛盾的双方存在着斗争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7.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①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②认识的发展总是
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胡锦涛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
| B.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
|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 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 C.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 |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
|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
|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 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摔跤的。这告诉我们
①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 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事物的本质 |
| 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