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2010年“两会”召开前,《南方日报》刊登“以脚议政”才能克服“拍脑袋决策”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利益群体纷杂、利益冲突纠结的当下,“两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沟通公众和政府,还在于汇集各方意见。因此,代表委员们若要深入了解民情,就不仅要在庙堂之上以笔议政、以嘴议政,更应该深入江湖田野先期“以脚议政”。有些代表委员也愿意为民众说话,但他们往往不到底层调查,不亲近最基层的民众,不了解最基本的实际,这样的发言和
提案往往可能有更糟糕的效果。代表委员只有“以脚议政”,才能更好地在 “两会”这个言论平台上“以嘴议政”。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基本派别的知识,简要分析“拍脑袋决策”和“以脚议政”各自所属的阵营。(10分)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据此回答。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在前,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斗争在后
③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④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观点中体现唯物主义思想的有
①“心外无物”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⑤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⑥气者,理之依也
|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⑤ | C.②④⑥ | D.②④⑤⑥ |
在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派别、哲学家们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据此回答下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指
| 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 | B.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
| 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 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 |
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A.唯心主义 | B.可知论 | C.不可知论 | D.二元论 |
上述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①黑格尔②康德③休谟④费尔巴哈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
|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分别为: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物理学属于
| A.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 B.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
| C.关于人的知识和思维的知识 | D.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