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A处宜发展______ 。B处适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 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C处宜发展____ __生产,D处宜发展__ ___生产。
(2)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推广_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 ___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名 |
年降水量(mm) |
春季降水量(%) |
夏季降水觉(%) |
秋季降水量(%) |
冬季降水量(%) |
广州 |
1680.5 |
30.8 |
44,3 |
17.7 |
7.2 |
南昌 |
1598.0 |
43.6 |
31.2 |
12.8 |
12.4 |
郑州 |
635.9 |
19.9 |
53.2 |
22.3 |
4.6 |
五台山 |
913.3 |
」3.5 |
62.3 |
21.1 |
3.1 |
成都 |
976.0 |
16.5 |
62,9 |
18.3 |
2.3 |
乌鲁木齐 |
194.6 |
34.2 |
33.1 |
24.0 |
8.7 |
(l)表中资料显示,我国()
A. | 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 B. | 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
C. | 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 D. | 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原因是。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l)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名称分别是:
A______高原,B______平原,C______半岛。
(2)最冷月均温从东向西____(升高或降低),为什么?(5分)
(3)秋田降水量较大,根据其地理位置分析,这里的降水主要分布于哪个季节?试分析原因。
(4)图中A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主要治理措施有哪些?(5分)
阅读以下关于长江输沙量变化的报道,回答问题。
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其中一半左右在长江口至杭州湾北岸一带沉积,上海就是在河口滩涂上‘日长夜大’的,上海土地面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滩涂,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49年至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1985年至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3.35亿吨,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
(l)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
(2)近年来长江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用途主要有(任举4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对长江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南、北盘江汇合处到柳江口一段的西江,该段又称为红水河,是我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红水河至柳江口附近多年平均流量为1500m3/S。图中标出的水位指河水水面平均海拔,单位为米。读下图,回答问题。
(l)简答该流域开发水电站有利的自然条件。
(2)分析修建水库后,大坝上、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3)简述优先开发该水电基地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