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在工商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这一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意义?(13分)
(共30分)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网上营销、网上政府等等。凡此种种,都是人们过去所不能想象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因方便、实惠而受到消费普遍欢迎,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实体商店门庭冷落,有的百年老店已经破产,有的则正处于破产边缘。在长沙经营一实体书店的小老板告诉记者,“对于网络书店的冲击,实体店相当无奈,因为他们的成本比我们低,相应地,卖价也低。很多读者都是到实体店看样书,满意了再到网上订购,这样下去,实体书店迟早都要死掉。
(1)有人指出,电子商务将成为实体商店命运的终结者。请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材料二 2013年上半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07万亿元,呈现出20%以上的高速增长。8月8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15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产出超过1.2万亿元,促进信息消费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大举措。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信息消费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作用。(9分)
材料三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2013年10月11日在新华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开通,是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平台。国务院重要政务信息将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务“双微”平台的开通,为推动从“网络问政”到“网络施政”的转变畅通了新的渠道。要让网络不仅是各级政府了解民情的“高速路”、疏导民怨的“直通车”和排解民忧“减压阀”,更是政策发布、舆论引导和政策实施的有效途径,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原理,分析政务“双微”平台的开通的意义。
(共22分)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
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专家对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的预测,美国预计增长1.7%,欧元区平均是负增长,日本可能达到2%,俄罗斯增幅预计2%。
材料二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同比增长8.5%,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收入增速回落的同时,支出并未减少,在一些领域还在不断增加。相关专家指出,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要确保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收入增长的不换档、不掉速。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保证居民收入增长的不换挡、不掉速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期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
消费 |
投资 |
出口 |
||
2012年上半年 |
7.8% |
57.7% |
49.4% |
-7.1% |
2013年上半年 |
7.6% |
45.2% |
45.2% |
0.9% |
材料二我国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速”新发展阶段,且存在诸多不得因素,比如,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问题,外需持续低迷;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经营成本高,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外贸环境日趋复杂等。
概括表中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就表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近10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扶贫开发、不断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依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全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某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某校高三(3)班同学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展开讨论,请你参与。
【了解文化强省措施】同学们了解到,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该省制定实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融资力度,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同时,该省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相关政策,文化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1)根据材料,分析该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领悟文化体制改革】同学们讨论中,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领悟文化强省思路】同学们还了解到,该省文化产业发展应遵循“一二三四五”的思路,即一个引领(规划引领)、两个结合(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结合)、三大载体(创建大项目、大集团、大园区,发挥骨干文化企业带动作用)、四大平台(创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投融资、交易平台,改革不合理的行政区划和体制机制,使资金、人才、传播渠道等要素自由流动)、五千亿目标。
(3)根据上述思路,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文化强省建设中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