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过程都与热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g)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1/2 O2(g)= CO2(g);△H=-283.0KJ/mol |
B.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表示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 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aq) + OH-(aq) = H2O(l);△H=-57.3KJ/mol |
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足够的热量才能使反应发生 |
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 |
25℃时,Kw =1.0×10-14;100℃时,Kw =5.4×10-13。对有关溶液pH说法正确的是
A.100℃时,pH=12的NaOH(aq)和pH=2的H2SO4(aq)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
B.100℃时,0.2 mol/L Ba(OH)2(aq)和0.2 mol/L HCl(aq)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
C.25℃时,0.2 mol/L NaOH(aq)与0.2 mol/L CH3COOH(aq)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
D.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aq)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92.4 kJ。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
N2 |
H2 |
NH3 |
||
① |
1 |
3 |
0 |
放出热量a kJ |
② |
2 |
3 |
0 |
放出热量b kJ |
③ |
2 |
6 |
0 |
放出热量c kJ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B.达到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C.放出的热量(kJ):a<b<92.4 D.反应得到1mol NH3(l),放出热量46.2kJ
依据有关化学原理推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弱酸A的浓度小于弱酸B,则A的电离程度一定大于B |
B.晶体A易溶于CCl4,则A一定是分子晶体 |
C.在溶液中单质A能置换出金属B,则单质A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 |
D.能量越低越稳定,故自然界的物质都以能量最低的形态存在 |
任意混合组内溶液,发生的反应均可用离子方程式 Ca2++HCO3-+OH-→CaCO3↓+H2O来表示的是
A.Ca(HCO3) 2(aq)与Ca(OH) 2(aq) | B.Ca(HCO3) 2(aq)与NaOH(aq) |
C.NaHCO3 (aq)与Ca(OH) 2(aq) | D.Mg(HCO3) 2(aq)与NaOH (aq) |
按如图实验,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a装置中有白色固体 | B.b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 |
C.c装置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D.d装置中溶液变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