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环境问题 省级行政区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广东 |
●●●● |
●● |
● |
●● |
四川 |
●●● |
● |
● |
●●● |
新疆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材料二: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 --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
质量指标 城市 |
污染指数 |
主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等级 |
太原 |
130 |
TSP |
3(1) |
深圳 |
132 |
NOx |
3(1) |
珠海 |
58 |
TSP |
2 |
重庆 |
128 |
SO2 |
3(1) |
(1)材料一中,B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 ,这类问题在新疆严重的自然原因 。D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 ,这类问题在山西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2)材料二中,重庆空气污染类型是 ,人为原因是 ,这类污染在太原比较轻,主要自然原因是 ; 。
(3)目前减少城市酸雨产生可采用的有效措施有哪些?(2分)
图示意中国东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表
1991年和2009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