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人口 | B.乙表示环境 | C.丙表示资源 | D.丁表示经济系统 |
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生产过程中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②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③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④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年的湛江市两会提出将湛江建设成“海绵城市、循环城市、脚印城市”,下列举措不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A.铺设透水砖 | B.建设森林公园 |
C.恢复自然水系 | D.倡导垃圾回收 |
下表为2014年12月22日H、K两地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完成下列各题。
日出 |
日中 |
日落 |
|
H |
07:11:40 |
11:31:52 |
15:52:04 |
K |
07:50:14 |
13:07:40 |
18:25:06 |
H地位于K地的
A.西南 | B.东南 | C.东北 | D.西北 |
H地可能位于
A.美国东海岸 | B.我国东北地区 |
C.南极半岛 | D.澳大利亚西海岸[ |
下图中左图示意厦门市各街区居民出行对小汽车依赖程度,右图示意该市规划中的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造成小汽车依赖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A.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
B.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对小汽车依赖程度高 |
C.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依赖度低 |
D.城郊人流量小,交通通达度好,依赖度高 |
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对该市的影响有
A.交通方式趋向单一 | B.小汽车依赖度增大 |
C.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 | D.市区的大气污染加重 |
下图示意10月份某工作日,我国某城市18时较子夜时分人口聚集度变化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四地中最有可能为商业区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图中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空间差异18:00最大是因人口向住宅区集中 |
B.据图可推测该城市10:00人口数量的空间差异最小 |
C.图示信息能反映城市人口的空间流动 |
D.图示信息能反映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 |
图示信息最能体现该城市
A.城市工业结构 | B.功能区的分布 |
C.人口职业构成 | D.经济发展水平 |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
B.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
D.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
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
A.修建水库 | B.植被覆盖率下降 |
C.降水强度增大 | D.上游河道采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