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右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7—8题。 
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集镇分为两级。 |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
|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
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
|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
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图是北半球局部日照图,AB为晨昏线,纬线BC弧度为90º。图示区域恰好全部为8日。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A.8日18时 | B.7日6时 | C.7日18时 | D.8日6时 |
此日,余姚居民观测到日出、日落时日影倒向观测者的
| A.正西方,正东方 | B.西北方,东北方 |
| C.东南方,西南方 | D.西南方,东南方 |
下面是以南极点为中心12月22日光照图,弧线ABC为晨昏线,B和D所在经线是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地球上两个日期所占的范围之比为()
| A.1 :1 | B.1 :5 |
| C.2 :5 | D.3:5 |
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和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23°26´, 90 | B.45, 45 |
| C.23°26´,66°34´ | D.0, 46°52 |
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问题。
若移动轨迹是①,则与②相比,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纬度数每日比②
| A.约多1′ | B.约多2′ | C.约多4′ | D.约多6′ |
若移动轨迹是③,则
| A.热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
| B.温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
| C.6月22月极昼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
| D.寒带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问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
| B.自东南向西北 |
| C.自西南向东北 |
| D.自西北向东南 |
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m | B.385m |
| C.550m | D.632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