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生命系统”是“细胞” |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指一定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
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①青香焦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②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
③萎焉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
④松树宝塔状的树形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③ |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l |
D.由于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
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
B.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
C.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
D.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统计植株上粳米和糯米的比例 |
下列对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丙图中①的碱基排列顺序与③不相同
B.甲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处,解旋酶所用于③处
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G)的比例不能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D.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根尖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细胞衰老时,细胞内蛋白质和RNA的总量均会下降。将一完整的烟草叶片,一半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另一半用水处理,放置暗处一段时间后,测得叶片中蛋白质和RNA的含量如图所示。由实验结果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A.蛋白质量的变化和RNA量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
B.N、P等的缺乏可能会加速叶片的衰老 |
C.细胞衰老是由基因决定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
D.细胞分裂素能延缓细胞衰老,可用于某些蔬菜的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