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A.白细胞DNA | B.病毒蛋白质 | C.血浆抗体 | D.病毒核酸 |
如图所示为从鸡红细胞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 |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差速离心法 |
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5中的化学能 |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 |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
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是()
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研究 |
B.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
D.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下表是其他条件均为最适宜的情况下探究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的相关实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 |
实验二(酶浓度为2%) |
||
酶浓度 |
相对反应速率 |
乳糖浓度 |
相对反应速率 |
0 |
0 |
0 |
0 |
1% |
25 |
5% |
25 |
2% |
50 |
10% |
50 |
4% |
100 |
20% |
65 |
5% |
200 |
30% |
65 |
A.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B.实验二若继续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会增大
C.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D.实验一的自变量是酶浓度,实验二的自变量是乳糖浓度
现有一种“二十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20,w>21)。已知将它水解后只得到下列五种氨基酸,它们分别是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门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下列对以上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多肽完全水解需要19个水分子 |
B.该多肽分子中所含的游离氨基数为Z-19 |
C.该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20)个赖氨酸 |
D.该分子彻底水解后有(w-21)个天门冬氨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