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两大战略思想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曾指出:“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1) 分析材料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12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坚持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必要性。 (8分)
(3) 从认识论角度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9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养老”标志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彰显着老龄群体的精神需求和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呼唤。
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吃、穿、住”,而是把生活质量的全方位提高当成新的目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为求知、求乐、奉献社会,能更好地展示老年人的情操;很多老年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中享受着文化养老的快乐。
材料二: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等活动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了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过,总的看来,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匮乏,老人休闲娱乐方式比较单一,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偶尔去集市逛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文化养老”兴起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先进文化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帮助农村居民实现“文化养老”?
(3)目前,“文化养老”已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之一。某网站版主发出了“文化养老,人人有责”的主题帖,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请你运用个人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点赞,并参与评论。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让国人更加关注海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目前,我国海产品每年产出蛋白质约410万吨,占全国肉蛋产出蛋白质的36%;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分别为246亿吨和16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和30%;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对外贸易的90%的运输量是通过海上贸易运输的。下表为2011年——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的数据:
内容 年份 |
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万亿元)及占GDP的比重 |
海洋经济一、二、三大产业增加值(万亿元)及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 |
涉海就业人数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2011年 |
4.567 |
9.7% |
0.2327 |
5.1% |
2.1835 |
47.9% |
2.1408 |
47% |
3420万 |
2012年 |
5.0087 |
9.6% |
0.2683 |
5.3% |
2.2982 |
45.9% |
2.4422 |
48.8% |
3469万 |
2013年 |
5.4313 |
9.5% |
0.2918 |
5.4 |
2.4908 |
45.8% |
2.6487 |
48.8% |
3513万 |
材料二:制约我国海洋开发的因素很多:海洋资源管理的立法缺乏系统性;海洋资源管理尚未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近岸开发过度,近海大部分经济鱼类形不成鱼汛;50%以上的滩涂湿地丧失,污染严重。
(1)材料一中的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2)海洋强国人人有责。请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与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在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公民应承担起的责任。
法治,既是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的利器,也是每个公民权利和力量的源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M 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系中有益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 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 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M 市上述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
材料二:M市某社区积极创新社区治理,着力建设法治社区。社区居民组建了以驻社区律师、调解员 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的社区法治工作小组,开办“法律大讲堂”,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崇尚宪法法律权威, 不得超越宪法法律;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收集涉及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坚持实 行民主评议、论证听证和网上议事制度,社区法治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接受社区居民的质询。这些举措有利 于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法治社区的建设。
(2)假如你是该社区的居民,请你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北京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客流量的激增,人满为患、运营亏损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使“2元人一坐”的超级廉价地下公交时代不得不画上历史句号。2014年10月28日,北京公交价格调整听证会通过了以“普遍上调、适当加大投入、调整公交补贴方向”为主导思想的地铁票价上调方案。对此,受访市民普遍表示能够理解,但又疑虑重重,难以接受。
材料二:听证会上,部分听证代表表示,突然将实行了7年得“2元通”票价大幅上调,容易突破公众的心理底线,引发不满情绪。面对市民的疑虑和不满,地铁票价不应该“一涨了之”,政府必须有效履行“加大公交投入”的承诺,有效调整公交补贴的方向,有效改善地面公交系统为地铁分流。并建议政府尽快制定常态化公式,综合考虑运营成本、CPI、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变化、建立地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北京市政府上调地铁票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政府如何正确进行决策,才能消除地铁票价上调后市民的疑虑。
(3)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指出建立地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符合的方法论原则。
材料一: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表示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提出“五通”理念,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域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进入务实合作阶段。
材料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1)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如何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亚各国认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