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1分)
材料一 非洲大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774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4%,原油日产量占世界的10.6%,日均消费石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的3.4%。专家预测至2015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5%。
材料二 非洲及主要产油国石油基本状况统计(单位:桶)
国家或地区 |
探明储量 |
日产原油 |
日均消费 |
非洲 |
774亿 |
793.7万 |
252.7万 |
阿尔及利亚 |
92亿 |
165.9万 |
22.4万 |
利比亚 |
295亿 |
137.6万 |
- |
埃及 |
- |
75.1万 |
55万 |
尼日利亚 |
240亿 |
201.3万 |
11.3万 |
安哥拉 |
54亿 |
90.5万 |
- |
(1)非洲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 湾沿岸,该洲最大的产油国是 。
(2)根据材料简述我国为什么把非洲确定为“加强我国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地区?
(3)图中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所处纬度位置较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在本洲却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该大洲粮食问题严重,解决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大蒜出口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下图(左图)中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大蒜主要分布于甲、乙 (填简称)、皖、苏等省份。
(2)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右图)能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试分析其作用。
(3)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影响大蒜生长的不利气候条件。
(4)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请分析原因。
某地理小组以“案例法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课题展开地理探究活动。下面是该小组整理的部分资料及课题。假如你是参与者,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导致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如图为自然带谱与热量、水分关系图。
材料二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自然带类型及其分布有着明显差异。如图为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图。
(1)材料一中,假设从亚欧大陆中纬度的西部向中部考察,则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体现了自然带从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主要受条件影响较大。这种分异规律在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2)材料二中,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雪线比南坡 (高或低),主要原因是 。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大,南坡山麓到山顶地域差异显著;这种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的纬度、密切相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 ,乙图是 ,二者都是河流 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 处分布,乙在 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2分 )
A.黏土 砾石 粉砂 | B.粉砂 黏土 砾石 |
C.砾石 粉砂 黏土 | D.砾石 黏土 粉砂 |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三大类岩石名称。
a和b是 岩、c是 岩、d是 岩。
(2)把图中数字与其对应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 固结成岩
②上升冷却凝固
③重熔再生
④变质作用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
(2)乙地质构造是,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3)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乙、丙、丁三处中的处开采合适。
(4)在乙、丙、丁三处中,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择在处为好,其中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2分
(5)下列各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