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小球进行闪光照相。在照相机的闪光灯连续闪亮两次的过程中,通过照相机拍得一张包含小球和汽车两个像的照片。已知闪光灯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5s,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好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恰好落地。对照片进行分析可知,在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小球移动的水平距离为5m,汽车前进了5m。根据以上信息尚不能确定的是(已知g=10m/s2):
A.小球释放点离地的高度 | B.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速度 |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D.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
如图所示,玻璃棱镜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α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面射入棱镜,又从ac面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则此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 )
A.![]() |
B.![]() |
C.![]() |
D.![]() |
在自行车的后挡泥板上,常常安装着一个“尾灯”.其实它不是灯,它是用一种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其截面如图所示.夜间,从自行车后方来的汽车灯光照在“尾灯”上时,“尾灯”就变得十分明亮,以便引起汽车司机的注意.从原理上讲,它的功能是利用了( )
A.光的折射 | B.光的全反射 |
C.光的干涉 | D.光的衍射 |
如图所示,空气中一块圆截异型玻璃砖,折射率为,现有一细光束,垂直射到AO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OB面平行返回,角AOB为135°,圆半径为r.则入射点P距圆心O的距离为( )
A.rsin15° | B.rsin7.5° |
C.![]() |
D.![]() |
如图甲所示,abcd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导体棒PQ与ab、cd接触良好,回路的总电阻为R;整个装置放在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变化的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PQ始终静止.关于PQ与ab、cd间摩擦力f在0到t1 s内的变化情况的说法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A.f一直增大 |
B.f一直减小 |
C.f先减小后增大 |
D.f先增大后减小 |
如图甲所示,圆形线圈处于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在t=0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指向纸里,则在0—和
—
的时间内,关于环中的感应电流i的大小和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i大小相等,方向先是顺时针,后是逆时针 |
B.i大小相等,方向先是逆时针,后是顺时针 |
C.i大小不等,方向先是顺时针,后是逆时针 |
D.i大小不等,方向先是逆时针,后是顺时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