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右图),回答6—7题。 该国丙——丁时期,出现或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有
A.社会生产力下降 | B.人口死亡率下降 |
C.社会负担不断减轻 | D.出现逆城市现象 |
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时期—B B.乙时期—A
C.丙时期—B D.丁时期—B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
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
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
制造业部门 |
1990年 |
2003年 |
||
上海市 |
浙江省 |
上海市 |
浙江省 |
|
烟草 |
3.57 |
-1.03 |
5.95 |
5.38 |
家具 |
3.11 |
7.84 |
5![]() |
11.9 |
皮革 |
6.31 |
6.17 |
2.59 |
2![]() |
文体用品 |
25.51 |
3.54 |
9.72 |
15.67 |
普通机械 |
9.36 |
1.76 |
10.99 |
14.86 |
电子通讯 |
11.54 |
0.72 |
10.89 |
4.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该产品 |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
C.甲地区在T1和乙地区在T3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
根据表格,关于1990年—2003年期间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
B.皮革和文体用品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产业转移 |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
读图,回答:在A地附近发现多处古村落遗址,该地形成古村落的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②靠近水源地③冬季严寒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水运便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图中B处发展成为高新技术园区的有利条件为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发达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出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多少)”,回答:世界粮食出口量居首位的地区是
A.北美地区 | B.大洋洲地区 | C.欧洲地区 | D.南亚地区 |
关于图中世界粮食进口量最大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性特征显著 | B.光照不足 | C.乳畜业发达 | D.廉价劳动力丰富 |
2010年春季,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被网友戏称为“蒜你狠”、“豆你玩”此现象对当年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
A.大蒜、绿豆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
B.促进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
C.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D.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
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四种农作物中,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不足 | B.水分条件不足 | C.水热配合不好 | D.光照条件不足 |
下列地区适合种植农作物③的是
A.湄公河三角洲平原 | B.三江平原 | C.美国西南部 | D.澳大利亚东南部 |